|
|
廣東水泥企業代表到臺灣參觀學習
應臺灣水泥工業同業公會的邀請,2014年5月,廣東水泥行業協會組織省內骨干水泥企業代表、協會秘書處部分工作人員共31人,奔赴臺灣,考察學習臺灣水泥工業在節能減排、綠色環保、低碳發展以及規范市場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期間先后到臺泥和平水泥廠和臺泥下屬的土城攪拌站進行了參觀學習,拜訪了臺泥集團總部,與臺泥領導和臺灣水泥工業同業公會領導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臺泥是臺灣極具規模的知名大企業。臺泥成立六十年來,在臺灣的成就有目共睹。臺泥集團 從“深耕華南”開始,也把先進的理念帶到了中國。從2000年開始進入中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臺泥已在廣東英德及東莞、廣西柳州及貴港、江蘇句容、遼寧、貴州、四川重慶、安徽朱家橋、福建福州等地區投入巨資建設水泥廠,以「堅持質量、一以貫之」的堅持,落實以「盤石級的質量」及「雞尾酒式的客服」,真正貼近客戶需求,發展迅速。在購昌興位于廣東、云南、貴州、重慶、四川及遼寧的生產基地后,并于2011年購并西南區產能,使臺泥于中國大陸不僅產能突破6,000萬噸,全球產能更將超越7,000萬噸,成為中國大陸水泥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臺泥率先在水泥廠中建設余熱發電項目、進行垃圾和廢棄物的處理。臺泥不僅擁有超前的環保理念,在實踐和執行上,臺泥也走在了水泥行業的前端。這次臺灣的實地考察,讓廣東水泥企業近距離接觸到臺泥,真正領略了臺泥集團“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的環保理念,為我們詮釋了環保企業的真正含義。 花園式工廠——臺泥和平廠 代表們參觀了極具特色的礦山豎井開采。和平水泥廠的礦井采用最先進的“山頂平臺式階段開采豎井運輸法“開采,山頂采用露天階段式開采法,豎井密封式系統運輸,礦物地形隱秘,在鐵路公路上完全看不見采掘作業面,破壞面積小,對于景觀與環保沖擊較低,且具有安全性高、產能大、運輸成本低等特點。該礦目前共有三套豎井開采系統,年產能達1,500萬噸,除供應本廠外,還能供應蘇澳廠及花蓮廠生產所需。這礦井的特色是自動化、環保化、安全化、大型化,是一座符合經濟規模及超越環保要求的現代化礦物。
參觀礦山 臺泥和平廠鳥瞰 和平火力發電廠使用和平水泥廠之石灰石粉充當脫硫吸收劑,其間電廠排煙脫硫設備所產生之副產物-脫硫石膏,用作水泥緩凝劑之用。電廠每年所產生約420,000公噸之煤灰,包括飛灰與底灰,將全數提供和平水泥廠充當黏土替代物,一方面可使和平火力發電廠節省填埋物設施及其處理成本,亦避免一般燃煤電廠填埋設施對附近海洋二次污染問題。和平火力發電廠采用密閉式燃煤儲運系統、靜電集塵器、排煤脫硫設備、選擇性觸媒轉化器脫硝設備、低氮氧化物燃燒器及自動連續監測系統等多項最先進之空氣污染防治設備,有效控制工廠煙囪排出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濃度達到較國內法規更嚴格之標準。 在廢熱利用方面,預熱器及冷卻機皆設置余熱鍋爐,收集旋窯所剩余之廢熱,發電21300KW,占總用電量25%,相對減少CO2排放量62000噸/年。 臺泥和平火力發電廠 這里的和平專用港,設置N2卸煤碼頭、S1多用途碼頭、S2多功能碼頭、S3水泥專用碼頭、S4水泥專用碼頭港勤碼頭,總吞吐量達2300萬噸,提供8萬噸級以下船舶,供和平專業區內各廠商進出口裝卸之用。生產所需之燃料與大部份原物料(鐵渣、石膏、爐石等)皆由和平港輸入,水泥產品亦由和平港運輸至西部各港口水泥接收站,不但避免了對環境造成的潛在沖擊,節省運送費用,還能增加和平港的吞吐量。
臺泥和平廠專用碼頭 此外,和平水泥廠還有其他環保措施:即采用最先進之環保設備環如兼顧景觀與環保之全密閉式儲存及輸送系統、采用Low-NOx制程與設備。另主要排氣煙囪設置CEMS自動連續監測系統,嚴格控制排氣品質,確保所有排放均優于國家標準。密封式輸送帶及儲存庫,高效率防治設備,生料及熟料煙囪設置靜電集塵機,防治效率達99.95%;裝置低氮燃燒器及二段式制程操作來達到降低NOX。 廠區為配合鄰近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設置達 現在的臺泥,已經不僅僅是水泥企業,水泥只是其環保產業中的一個環節,臺泥通過各個環節的配合,建立一個完善的環保產業運行機制,真正地將水泥產業轉變成了綠色產業。 參觀團一行到臺泥總部參觀學習 臺泥集團資深副總經理黃健強先生與廣東省水泥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黎先生互換紀念品 臺泥集團很早就延伸了水泥產業鏈。臺泥現計有31家預拌混凝土廠,合計生產能力有4650萬M3,以生產傳統混凝土為主,用于住宅、橋樑、道路、港口、機場、捷運等營造土木工程。因應市場需要,成功研發出自充填混凝土(SCC)、高流動混凝土(HFC)及高性能混凝土等,臺灣許多高層建筑,高檔住宅樓都用臺泥的混凝土,如著名的臺北101國際金融中心及高鐵車站等特殊工程,為臺灣的城市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觀臺泥集團屬下的攪拌站土城分廠
目前,臺泥正與臺灣工業研究院著手合作,開始進入碳捕捉、養殖微藻等先進技術的研究開發。臺泥在環保方面已經邁出了一步,正在跨越新的一步。“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絕不是一句空話,它是擲地有聲的理念與實踐。這次臺灣水泥工業的考察活動,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加深了代表們對環保的深層次認識,牢記肩上的重任。(廣東水泥協會秘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