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水泥行業協會開展水泥建設項目進展情況的調研 近兩年來,國家和省相關部門針對水泥行業的發展連續出臺了產業政策,包括《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 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國發〔2009〕38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7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國發〔2010〕12號)、《印發廣東省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08]5號)、省經貿委印發《關于加快廣東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粵經貿工業〔2008〕700號)等多項促進水泥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在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廣大水泥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水泥產業結構得以優化,行業的總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具體體現在: 一、落后水泥產能大幅度淘汰 “十一五”期間,我省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累計達到6042萬噸,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我省淘汰落后產能3200萬噸的任務。2010年底止立窯水泥熟料生產能力的比重從“十一五”期初的73%下降到了37.09%。 二、先進工藝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發生質的轉變 到2010年底,全省存續的水泥生產企業296家(含粉磨站)。其中,水泥熟料生產企業226家,水泥熟料總生產能力9496萬噸,而代表先進工藝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能力達到了5840萬噸,占總生產能力61.5%,比“十一五”期初的2192萬噸凈增3648萬噸。 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的實際產量5915萬噸,占全省熟料總產量的71.26%,比“十一五”期初的25%增加了46個百分點。 但是我省水泥工業在結構調整過程中尚存在下列問題: 一、“十一五”期間,我省共淘汰落后水泥熟料生產能力6042萬噸,而期間新增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能力只有3648萬噸。2010年全省水泥產量11551萬噸,而當年本省水泥實際消耗量超過13000萬噸,市場供應缺口較大。 二、由于市場空間較大,落后水泥仍有較大的生存空間,淘汰落后水泥產能工作難度進一步加大。 雖然,按照我會統計,目前我省已核準的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生產線有18條,生產能力2496萬噸,但這些項目的建設進度狀況如何?何時投產并發揮產能,尚未確定。為掌握已核準的水泥項目建設的進展情況,探討進一步加快廣東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和措施,向有關部門報告和建議,以期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我會決定開展對省內水泥主要生產基地的項目建設情況進行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