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承井岡山精神 初心不改 信仰永存 ——中共廣東省水泥行業協會黨支部組織黨員奔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參觀學習 7月23至26日,中共廣東省水泥行業協會黨支部組織黨員奔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展為期4天的參觀學習活動。活動先后安排參觀了黃洋界哨口、井岡山造幣廠、大井朱毛舊居、中國紅軍第四軍醫院舊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等,讓我們有機會重溫了戰爭時期的歷史和光輝歷程,悼念紅軍革命英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井岡山,創建以寧岡縣為中心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井岡山的斗爭,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為止,共計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中國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尤其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敢闖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三是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四是血肉相連的干群關系;五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毛主席的西江月生動的描述了1928年8月紅軍在井岡山第二次反會剿的情形。同時,這也充分體現了井岡山兩年零四個月革命斗爭的嚴酷形勢和軍民一心的斗爭決心。“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九十年過去了,黃洋界的隆隆炮聲早已散去,但革命的精神猶存。 毛澤東、朱德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井岡山組建起第一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革命武裝,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紅色革命政權,建立了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華民族之魂的井岡山精神。這種精神,是激勵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巨大力量。 一場場精彩講解、一幕幕現實場景、一段段真實體驗,讓全體黨員的心靈一次又一次接受洗禮、情感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憾,使大家進一步錘煉了黨性,增強了政治定力,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新的認識,思想境界得到了新的升華。多少年,風雨洗盡了這片泥土上的斑斑血跡,卻給我們后人留下一段難以忘懷的歷史,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 “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卻是偉大而永恒的,不但不會被歲月的風塵所遮蔽,而且會代代相傳,源遠流長。 通過這次參加學習活動,黨員紛紛表示,要傳承和弘揚井岡山精神,結合行業協會工作實際,真正把“井岡山精神”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去,初心不改,信仰永存!
|